2025年 昆明GDP力争达1万亿元

来源:腾讯网 2023-08-01 08:32:46

在7月31日举行的“开好局、强信心、促发展——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”系列新闻发布会昆明专场上,昆明市政府党组成员、副市长,昆明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书记、主任戴惠明就昆明加快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,打造经济繁荣的“产业高地、实力春城”的情况进行了介绍。

昆明市在《当好排头兵三年行动方案(2023—2025年)》中提出了“实施产业强市三年行动,打好产业基础高级化、产业链现代化攻坚战,建设‘产业高地、实力春城’,加快形成全省领跑、全国先进、对周边国家有一定辐射引领作用的现代化产业体系”的目标。


(相关资料图)

戴惠明介绍,为加快实现这个目标,昆明市提出了两个三年行动计划,实施“1+8+N”的产业链链长机制,加快推进重点产业项目建设。 

产业强市三年行动

工业增加值达3000亿元

三年行动计划其一是推进产业强市三年行动。

通过加快发展生物医药及大健康产业、电子信息制造与数字经济产业、新材料产业,推动高端装备及汽车制造业、绿色能源产业、化工产业优化升级,实现工业强市,打造区域性制造业高地;

通过促进商贸业、现代物流业提质发展,做大做强出口导向型产业,实现贸易富市,打造区域性国际经济贸易中心;

通过打造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新高地,推动旅游业转型升级实现旅游兴市,建设世界知名旅游目的地;

通过提升金融产业发展能级,增强资源集聚辐射功能,实现金融活市,建设区域性国际金融中心。

同时,推动高原特色都市现代农业、烟草业、建筑业、房地产业、科技服务业高质量发展。加快构建以数字经济为引领、先进制造业为核心、新兴产业为高质量增长引擎,现代服务业同先进制造业、现代农业深度融合发展,具有昆明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。力争到2025年,全市工业增加值达到3000亿元,服务业增加值达到6600亿元,GDP争取达到1万亿元。

开发区振兴三年行动

工业总产值

年均增长22%以上

第二个三年行动计划是推进开发区振兴三年行动。

按照“一年见成效、两年上台阶、三年大突破”的目标,通过八大措施提高要素资源的配置效率,加快补齐软硬件设施短板,提升开发区的产业承载能力。力争全市开发区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22%以上,工业投资年均增长30%以上,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15%以上。  

据了解,昆明聚焦“大抓产业、主攻工业”,通过整合资源要素、创新体制机制、提升效率效能,园区经济规模日益壮大。今年一季度,全市16个产业园区各项经济指标稳中有升,工业投资保持了较快增速。

数据显示,今年一季度,昆明市16个产业园区规上工业总产值1172.36亿元,同比增长2.4%;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6.6%,规上工业增加值占全市比重为85.13%;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07.17亿元,同比增长48.76%。

昆明市加快培育“8+N”重点产业链,云南裕能、闻泰智能制造、贝泰妮中央工厂等项目建成投产,新能源电池、电子信息、生物医药、先进装备制造等千亿级新兴产业集群初现雏形。

16个产业园区初步形成“传统产业+优势产业+新兴产业”总体发展格局,度假区、综保区、磨憨—磨丁合作区分别围绕文旅康养、保税加工及跨境商贸物流产业,持续推动上下游联动发展,产业培育初见成效。

同时,成功创建国家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4个、省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10个,分别占全省的44.4%、30%。安宁、七甸产业园区获批国家级绿色园区,数字经济开发区创建为国家双创示范基地,五华产业园区挂牌全国首个省级区块链中心——云南省区块链中心。

开发区管理机构进一步健全,基本形成“党工委+管委会”规范化管理模式。因地制宜统筹明确各开发区功能定位和主导产业,同步开展规划修编、环评编制、机构设置及平台公司精简提升等工作。此外,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园区发展的生命线,持续开展招大引强,杉杉锂电、东风重工、沪滇临港科技城等亿元以上项目开工建设。

下一步,昆明市将重点聚焦“管理机制创新、产业集群发展、要素精准配置、辐射能级提升”,着力推进体制机制改革,培育壮大主导产业,改善软硬件环境,全面提升开发区承载力、吸引力、竞争力,加快将开发区打造成为深化改革开放的先行区、产业强市的主引擎、科技创新的引领区、绿色发展的示范区。

推进重点产业链链长制

招引落地

3至5个重大投资项目

戴惠明介绍,昆明市将继续推进重点产业链链长制。以加速打造新兴产业集群为目标,以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为主线,围绕绿色食品、生物医药、花卉、高端装备及汽车制造、电子信息制造与数字经济、绿色能源、新材料、现代物流等重点产业链实施链长制。

不断强化产业发展要素分析,聚焦产业链的薄弱环节和价值链的高端环节,瞄准世界、中国、民企“三类500强”特别是行业龙头企业、领军企业、外资企业,全力推进重点区域发展、重要产业布局、重大项目落地,形成“5大强链工程、1套工作机制、7项重点工作”的工作格局,打造一批在国内外具有影响力、竞争力的新兴产业集群、产业基地、优势企业和拳头产品,力争通过2到3年,各产业链面向行业30强企业招引落地3至5个重大投资项目,培育一批龙头骨干企业,一批关键技术、拳头产品达到国内先进水平。

推进重点产业项目建设

年度计划投资1192.8亿元

推进重点产业项目建设。2023年昆明市共有345个项目被纳入省级重大项目,总投资6656.1亿元,年度计划投资1192.8亿元。

戴惠明表示,昆明市将坚决贯彻落实省委、省政府高质量做好项目工作的有关要求,坚持用好“三化三法”,全力以赴抓项目促投资,加快推进昆明长水机场改扩建工程、中石油减油增化项目、云南祥丰新能源电池材料等一批重点项目建设。

围绕发展壮大资源经济、口岸经济、园区经济,精心谋划一批能带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大项目、好项目。强化要素保障质量,多渠道筹措项目建设资金,充分发挥政府投资引导带动作用。

进一步简化办事程序,提升政务服务效能。落实重大项目管理机制,加强推进有效投资重要项目协调机制实体化运转。(都市时报 全媒体记者孙文洁)

关键词:

返回顶部